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www.shuba2.com

第532章(1 / 2)

殿内燃着炭火,丝毫觉不出冷意。

宫门快要落钥时,荀靖之和第五岐离开了薰风殿。天上飘落细碎的东西,那东西落到荀靖之的眼睫毛上化开了,荀靖之这才发现,建业是下雪了。雪势还很小。

天色半明不明,荀靖之说:“阴了一天,原来是要下一场瑞雪。”

他看了第五岐一眼,第五岐展颜笑了笑,笑意淡然,却笑得很舒心,如同长出了一口气。他拉起荀靖之的手。

荀靖之也笑了一笑,他从来没有感到这样轻松过。

荀靖之叫了一声:“好友。”

好友,同道为友。建业的雪小,他好像看见了北地的大雪。

其中有蝉鸣声。

作者有话说:

亲王册封诏书参考套用《唐大诏令集》收录的册封诏书格式。皇帝即位诏书参考改写自明代皇帝的即位诏书。

间平:汉河间献王、东平宪王皆有贤名,合称指宗室藩王中之贤者。

曾闵:指曾参与闵子骞两孝子。

1 《后汉书》

素有庞翁携隐志,未应孤负鹿门期。——李纲《得家书报长子仪之房下得孙男殊慰老怀时在雷州著易传适至震卦因名之曰震孙以诗寄仪之》

————

下一章为《偕隐》,全文到《偕隐》正式完结。

《偕隐》是一章有题无名的空章,既然曰“隐”,就不该再有文字。但平台不可以这样发表,所以下一章保留题目,内容为许朝年表。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这里就停住了。

接下来的作话是总结和后记。总结拆解展示了《好友》的写作结构,字数不长,1000多字;后记也是1000多字。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就此停住,不再下滑了。有缘的话,某一天里,养老外卷「故道白云」再见。

====

写作总结· jt a fiction

我个人给《好友》的定位是:并非丧尸文,并非历史文,也不是权谋文,只是一次以古代为背景的创作。

读完的读者应该会知道,这不是一篇讲述人如何和丧尸对抗的小说,小说中的丧尸,与其说是某种可怕的生物,不如说是一种隐喻性的力量和一种极端处境。至于历史,梦枕貘老师写平安时代的故事,不是在复原平安时代的历史,而是做了一些自我表达——碰个瓷,我通过写作想做的,也绝不是讲述某段具体的历史。选择古代背景,是希望故事能带有一些中国古典文学的美感。

《好友》在内核上是“出世”的。除了《平家物语》的幻灭感和《大明宫词》的悲沉感,我在写作的时候偶尔会想起来书写梦境、悟道的唐传奇小说。反对迷恋权力,《好友》写作的关注点始终不曾落在权力争夺和谋略智斗上,我更感兴趣的是人的境遇。综上,我也很难说这是“权谋文”。

-

《好友》是我节字数,可以发现,在前两卷,我经常写出不到3000字的章节,这是写作不稳定的一种表现。不止一个读者向我表达过,第一卷刚开始不好读,不是指切入不快,而是信息量很大,所以自己不太习惯,这是确实存在的问题——

前两卷处在摸索期,我自己的手感比较生疏,并且我在写作前期,一直处在一种对网文“水土不服”的状态里,我没有自己是在写网文的自觉(我没有意识到,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并非是“精严复杂”,更多的是“容易进入”,网文具有较强的快消属性,大部分读者想找的是一篇能让自己快速看下去的作品),所以,最终呈现出了开头比较难读、甚至有些晦涩的效果。

点一首《美错》,就当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吧。初生牛犊不怕虎,如果我不是第一次写v文——我不知道这样写能有多冷门——我不会有胆量去这样写;而我相信看下来的读者,已经接受了这篇作品不太一样的阅读模式,从中获得了自己的情绪体验。

-

作为作者,我没有提前写大纲的习惯,没有具体的大纲,但是在写作前,我是对《好友》做过一些规划的。我本人是做文学批评出身,所以在动笔前,按自己做批评的时候会关注的角度,大致规划了一下文章结构:

前佛玄、后岐靖。前一半在野,少年意气最重,故事可以有一些唐传奇(比如红线传、聂隐娘)的江湖纵横感和非现实感;后一半在庙堂,王侯取代任侠,现实责任加重,帝国的阴影和皇权的重量压了下来——文章的出世格调前后统一,但前后的风格要有区别。楔子插在前后之间,要能关联前后。佛道的出世感要在全文隐约浮动,给全文打上相对统一的底色。次要人物前后穿插交织,与主要人物共同织出命运图案,构成结局。

-

八卷正文结束,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我觉得文章大体上完成了最初的结构设想。8卷:起,承,转,合,再起,承,转,线索聚合得出结局,每3章一个题目,除终章《偕隐》外,共8卷30章,结构比较匀称。写到正文结束,我给自己的坚持打个90分,不容易,写下来了;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